2007年7月4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九版:读图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点亮心灵的灯
本报记者 王志浩 陈立波/摄 余春红/文 通讯员 高建军

  把关爱编在字里行间
    贾建平:湖州南浔区法院刑庭法官,中共党员,全国模范法官,多年来将无限的关爱给了失足少年,被称为“法官妈妈”。
    
  “法官妈妈”贾建平又有新动作了。不久前,8000多本凝结着湖州南浔法院法官关爱的刊物——《少年法苑》送到了全区所有学校师生的手中。这让老师们喜出望外:“这个刊物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法制教育资料,我们太需要了。”
    编这样一本刊物的想法是去年产生的,贾建平在长期走访学校的过程中,不少老师向她反映,学校的法制教育缺少鲜活的第一手材料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效果。于是,贾建平和庭里的其他法官便开始酝酿编写一本刊物,为老师提供一些最新的资料,为家长提供教子的经验,为孩子们的人生之舟提供指南。6月中旬,《少年法苑》第一期出炉了。第一期有十多万字,内容丰富鲜活,既有为家长和孩子解答成长烦恼的“法官妈妈信箱”,也有那些让人惋惜的少年失足的真实案例,还有充满激励和鼓舞的“法官寄语”。“能够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些有意义的事,这是我最大的快乐。”看到师生们抢着看《少年法苑》,贾建平很欣慰。
    新修订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已经实施一月了,谈到该法,贾建平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,“修订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更大了,我的许多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法律依据。”
    除了平时的审判,贾建平对失足少年的关怀一直不断,一有空,她就去街道、社区、派出所、帮教基地回访缓刑少年,了解他们的生活、学习或工作近况,送去她的鼓励和问候。
    
  用微笑传递鼓励和信心
  陆漫:慈溪市法院刑庭庭长,中共党员,全国优秀法官,在刑事审判中不枉不纵,对犯罪分子无所畏惧,对失足少年则充满关爱。
    
  7月2日,一上午的时间是陆漫好不容易挤出来的,马上要放暑假了,她赶在放假前去回访了几个处于缓刑考验期的孩子。
    那个抢劫案判决已经1年多了,陆漫却记忆犹新,因为她时常牵挂着那3个失足少年。去年1月9日的晚上,慈溪市一所小学附近发生了一起抢劫案,5个年轻人抢劫了两个过路人500元现金和价值几百元的手机,嫌疑人中有3个是未成年人,有的还是在校生。
  “为了挽救这3个因交友不慎而犯错的孩子,对他们适用了缓刑。如今缓刑期已过去1年了,很想去看看他们。”尽管平时通过电话一直从帮教人员那里关注着他们的矫正,但是陆漫还是决定自己去看看他们。
  7月2日一早,陆漫先去了阿迪的学校。阿迪在上课,校长和班主任向陆漫介绍了阿迪的表现。“尽管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,但其他方面改变蛮大:在学校,尊敬老师,认真对待学习,个人形象也改变了,理了学生头,节假日还参加社会实践,主动在学习电脑知识。”
  “辛苦各位老师了,剩下的缓刑考验时间还需要你们费心啊。”像阿迪的家长一样,陆漫对帮教这些特殊学生的老师们充满了感激。
    离开学校,陆漫又赶到了浒山街道的一个村子。在村委会看到小松和小旭的那一刻,陆漫开心地笑了。看样子,她就发现这两个小伙子表现应该不错,穿着一身工作服的小松阳刚、帅气,而小旭则腼腆地端茶倒水。“小松,一定要好好干啊。”“小旭,一边在木材市场做管理员,一边要照顾家里,很懂事了,真为你高兴呀。”
    陆漫面对面和两位失足少年聊起来,微笑和鼓励再次让两位少年如沐春风。他们将所有的感激和承诺都凝结在那句“阿姨,请喝茶”中。
    陆漫的孩子跟他们一般大,但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工作,她却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外地寄读。
    一上午的回访让陆漫觉得紧张而欣慰,下午她又赶回法院坐堂问案了。